人生,是一秒一秒累積起來的;不善用時間的人,就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。
—
對自我價值的認可,是自愛的基礎;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價值很重要,那他就會採取一切可能的方法來照顧自己,不會輕易讓別人主宰自己的人生,不會活在他人的言論與眼光之下。因為他知道,自己可以選擇自己的樣子、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,不必取悅他人,自己仍然值得被愛。
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人生很有價值,那我們也會知道,自己的時間一樣很有價值,我們可以用有限的時間去完成很多事,如此有價值的東西應該認真去規劃並善用。不善用時間的人,就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;他們把自己的人生過得一塌糊塗,不懂得好好規劃,只會一直抱怨事情太多、時間不夠用,沒有辦法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
抱怨,又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。「抱怨」的心態只有一個,就是把自己遇到的困難都說成是別人的錯,或歸咎於無法掌控的外在因素,而自己一點錯也沒有;如此一來,自己就可以不必改變,不必承擔自己人生的責任。
我們總是陷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中:我們沒有好好規劃人生、善用時間,任由自己的人生一塌糊塗,然後不斷抱怨,都說成是外在環境或別人的問題,然後自己的人生持續一塌糊塗,成為一個失能的人。
要終結這種惡性循環的方法只有一個:面對問題,把自己的責任給承擔起來。從此之後,你會過得很辛苦、很厭世,斤斤計較每一分、每一秒的時間,時時刻刻都在奔波——但至少我們會感覺到,我是「自主」的,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。
—
時間是如此,「自由」也是如此。
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價值很重要,那他就會知道自己的「一票」很有價值、也很有影響力,這麼好的東西應該要善用,不會輕易讓別人主宰自己的人生。
「自由」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想要過什麼生活的權利,而這種「自由」,是我們以自主意志「一票一票」投出來的結果。放棄投票權利的人,就是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,把自己的未來都給別人去決定;這種人就是最喜歡抱怨、卻也最沒有資格抱怨的一群人。
乍看之下,「投票」只是一個「把票投給某某候選人」的動作,但實際上,我們要花許多時間去關心社會、關心政治、關心世界局勢,了解每一位候選人的品行與政見,才能投下正確的一票,讓台灣變得愈來愈好;投票完之後,還要持續監督執政黨。總而言之,這是一個很辛苦、很漫長的過程,但不願意去關心政治、了解議題的人,最終只能被其他盲目而激情的選民,決定自己未來的人生!
或許有人會說,政治好髒,藍綠惡鬥,藍綠一樣爛,沒什麼好投的。
——錯了,藍綠從來都沒有一樣爛。會覺得藍綠一樣爛的人,只是沒有在關心政治,想擺出一副自己最超脫的樣子罷了。實際上,他只是不願去了解,也不想履行自己的責任,一旦選出不好的人,就把責任推給別人就好。
人有可能主動「放棄自由」嗎?有可能,因為「自由」本來就意味著要過一種辛苦、努力、負責的生活,為了躲避這些麻煩與痛苦,人們甘願放棄自己的權利,讓一個「獨裁」的政府來決定自己未來的生活,這樣一來就再也不需要思考、也不需要承擔隨之而來的後果了,這樣的人生豈不是很輕鬆?——偉大的心理學家佛洛姆將他討論納粹主義和集權主義的著作,命名為《逃避自由》,可謂恰如其分。
你以為你「自由地選擇了不去投票」,實際上,你是「不自覺地投票給了集權主義」。集權主義的統治者就是這樣,最喜歡他的人民不要思考,對政治冷漠,最好都不要去投票;因為你不要決定自己的生活,所以他就有充分的理由,可以來決定你的生活了。
高鐵票買好了,等一下我會坐車回雲林投票,你呢?